close

活動名稱:我的家鄉-善化摃麻仔

教學目標:

  1. 能簡單描述芝麻收成的過程。
  2. 能完成摃麻仔的的動作。
  3. 能主動將摃麻仔的過程介紹給他人。

教學大綱:

  1. 大家來曬芝麻:大家討論農夫如何將芝麻能站立,將芝麻曬乾。
  2. 大家來摃麻仔:我們將曬完的芝麻邀請爸爸媽媽及學校大哥哥姊姊來認識如何收穫芝麻,體驗農夫摃麻仔的過程。

教學過程:

  1. «大家來曬芝麻
        參觀芝麻農夫在收成過程,有「綁麻仔」、「曬麻仔」、「摃麻仔」,所以大家一起討論學習如何將芝麻綁好曬乾。先請孩子觀察摃麻仔之前先要做什麼事情,孩子說芝麻看起來乾乾的、黃黃的,原來在摃麻仔之前要讓芝麻成熟及乾燥,好讓摃麻仔能順利取出芝麻子,所以大家討論農夫如何將芝麻立起來曬,原來是要先將芝麻綁成三綑,讓芝麻能站立這樣芝麻才能充分曬乾喔。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大家來摃麻仔」

   大家將曬好的芝麻先在班上練習如何將芝麻子打出來,透過之前實際到芝麻田觀察的過程,事先在地上舖上一塊塑膠布,再用一根棍子打出芝麻子,使其掉落在塑膠布上,這樣才能完成收集芝麻子的任務。

  大家在班上練習完摃麻仔,我們邀請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及學校的大哥哥姊姊一起來認識這個在地芝麻收成的過程,小朋友傳承這個本地特有的文化,將其推廣讓大家更認識自己家鄉的事情。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老師和孩子的話:

    孩子對於農夫收成芝麻的過程更了解,在曬芝麻的時候孩子紛紛喊好熱、好累喔,從實際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到農夫收成芝麻的辛苦,正好呼應「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實感受。而體驗過程中,孩子的確對家鄉的芝麻的觀察更多了,以前孩子對經過的農田不關心,現在經過農田時便能主動發現芝麻田,並告訴同學、老師看到了芝麻的事情,大家對於家鄉有了共同的話題,也讓孩子對自己居住的家鄉有了不一樣的感情。學習摃麻仔主要不是學會這項技能,而是孩子能從這過程中認識家鄉,也能進一步傳承自己的文化給家鄉的人知道,每個人在介紹摃麻仔時,對家鄉對自己也更有使命感,甚至以自己的家鄉為榮,有助於孩子對自我有正向的概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成囝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