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早童玩-抓米袋
教學目標:
1.認識古早童玩-抓米袋
2.學習臺語童謠「放雞鴨」。
3.自己製作米袋。
4.學習一邊念童謠一邊抓米袋。
教學過程:
- 引起動機:老師教唱臺語童謠「放雞鴨」
一放雞,二放鴨, 三分開,四相疊,五搭胸,
六拍手,七紡紗,八摸鼻,九揪耳,十拾起。
- 準備材料:不織布、保麗龍膠、彩色筆和米粒製作米袋。
- 先在不織布上設計圖案
- 將不織布兩邊黏貼,再裝入米粒。
6.與孩子一起討論丟米袋玩法:傳統的米袋玩法,是以三個沙包丟擲來進行遊戲,
但考慮幼兒園小朋友能力,請孩子一次只丟擲一個米袋來進行遊戲
遊戲玩法:
一放雞、二放鴨:將手裡的米袋往上丟,然後兩手接住。
三分開 :米袋往上丟,兩手分開,再接住。
四相疊:米袋往上丟,兩手相疊,再接住。
五搭胸:米袋往上丟,用手輕拍胸膛,再接住。
六拍手:米袋往上丟,雙手相拍,再接住。
七紡紗:米袋往上丟,雙手在胸前轉動,再接住。
八摸鼻:米袋往上丟,用雙手摸一下鼻子,再接住。
九揪耳:米袋往上丟,用雙手摸一下耳朵,再接住。
十拾起:米袋往上丟,再接住,完成遊戲。
6.大家一起來玩放雞鴨。
老師和孩子的話:
以前阿公阿嬤的時代,由於物資缺乏,沒錢買玩具,所以跟現在的孩子不一樣,都是自己動手做玩具。這次我們試著讓孩子自行製作玩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